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资源库 > 管理文库 > 企业文化 >

北京大学后EMBA高端班【官网培训课程】
名称:北京大学后EMBA高...
学费:798000
时间:2020年12月20日

清华大学医药产业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官网课程】
名称:清华大学医药产业...
学费:38000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企业培训网:企业文化管理热潮
发布时间:2017-10-24 10:50:16  信息来源:
1982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Terrence E. Deal)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Allan 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他们认为,每一个企业(事实上是每个组织)都拥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无论是软弱还是强势,都在整个公司内部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他们解构了企业文化包含的五种因素:企业环境、价值观、企业英雄、风俗礼仪、文化网络。

这本书几乎成为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也引起了企业实践界的关注——如果按此逻辑,直接塑造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岂不是更能引导企业走向成功?事实上,同期的另外三部企业文化相关著作也为这种风向加持——《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的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都宣告了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的兴起。一个共同观点是——强有力的文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新“金科玉律”。

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1970年,麦肯锡拨出经费来研究“卓越企业”,汤姆·彼得斯和另一位顾问本内特被选中参与项目,通过资料研究来讨论“组织效率”。他们发现,以前导致企业成功的因素,如战略、组织机构等已经超过了最高效率点,为企业带来的报酬开始边际递减。但相反,一些软性的因素,如领导力风格和企业文化,却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因素。汤姆·彼得斯于1998年出版了《追求卓越——美国管理最佳公司的经验》,成为企业文化的领军人物之一。

企业文化管理观念的热销还切中了当时时代的痛点——日本企业一飞冲天,西方世界如何重拾竞争力?竞争中处于下风的美国企业,一方面开始研究日本管理,另一方面也在思考自己的出路。前者的代表是帕斯卡和阿索斯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而后者的代表是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彼得斯比他们在公众中更有影响力,其原因在于他给出了极其简单的工具方法论,将卓越的企业变成精心编制、松紧适宜、接近顾客等八个简单要素,让美国人感觉“原来像日本企业一样并不困难”。

在学者、咨询师们的倡导下,美国企业、欧洲企业开始更多地让员工参与管理,更多地善待员工,更多地提倡为顾客服务的热情,更多地用形式打破科层里的官僚作风。典型例子是,原来西装革履的穿着被休闲风替代,原来的官阶称谓被大家直呼其名替代……企业文化的朴素描述也被最精致的文案口号替代。

这样将管理简化的方式却遭遇了杜拉克的强烈批评:“《追求卓越》让管理变得简单无比,似乎只要买几本来放在枕头底下,就可以成功了。”

本信息由最具权威性的培训网-中国企业培训网(http://www.ceopx.cn)提供(加入中国企业培训网《商领俱乐部》,管理者与管理者讨论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与分享成功的管理经验)。

相关关键词搜索: Array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