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资源库 > 管理文库 > 人力资源 >

北京大学后EMBA高端班【官网培训课程】
名称:北京大学后EMBA高...
学费:798000
时间:2020年12月20日

清华大学医药产业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官网课程】
名称:清华大学医药产业...
学费:38000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员工习惯管理
发布时间:2014-07-22 17:17:58  信息来源:
有句老话说得好:习惯就像一根绳索,每天我们都往里织进一根丝线,它就会变得越来越牢固,直到无法断裂,把我们牢牢的固定住。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习惯使然。

    坏习惯是每个人行动的障碍,它腐蚀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成为它的奴隶,即使是优秀的员工也会为它困扰。员工的坏习惯如果得不到纠正和制约,就会像恶性肿瘤一样在组织中扩散开来,阻碍组织前进的步伐。好的习惯使个人受益无穷,让我们很自然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用付出意志上的巨大努力。

    习惯是组织文化,对于员工习惯,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从企业文化、从习惯入手,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制定制度加以规范,通过组织施加文化影响,使之更好地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一.习惯与习惯管理

    所谓习惯就是人们积久养成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当我们频繁使用某种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而使它差不多变成了一种自动行为时,习惯就产生了。人是习惯的动物,每个人都有好的习惯坏的习惯。

    拥有可塑性的物质在接受一个新的形式时会产生一定的抵抗,但是一旦新的形式给这个物质留下印记,就会在物质上被保留下来,我们的神经系统也是如此。每当我们进行思考的时候,大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就会产生变化,这些细胞的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会在大脑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号,就像纸上的折痕一样。正如纸被折过的地方更容易再次弯曲一样,大脑中以前曾发生过某个动作的地方也同样易于再次发生这个动作。所以,想以前想过的事,做以前做过的动作都会比较容易,而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创新却很难。如果一个想法经过多次思考,一种行动多次付诸实施,“折痕”已经很深,沿着这样的“折痕”进行思考和行动要比使用其他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容易得多,于是习惯就产生了。但习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习惯可以通过我们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外部的引导而逐渐改变。本来拥有的习惯可以通过反复纠正而逐渐被淡忘,而新的习惯可以在不断强化中建立起来。

    习惯是造成我们“本性难移”的原因,但本性难移并不是墨守成规,相反,拥有习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做事。

    首先,效率的高低与我们完成任务的速度息息相关,而习惯能够缩短思考和行动所需要的时间,提高完成任务的速度。按顺序背诵字母表要比倒背容易得多也更加流利,就是因为习惯使然。同时,习惯能够提高行动和思考的准确性。刚刚接触电脑的人对键盘不熟悉,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差错。而一旦打字打多了养成了习惯,就能既准确又迅速地敲打键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另外,习惯还可以减少疲惫的感觉。阅读外语资料的习惯很少能像阅读母语文字那样容易养成,所以同样长时间的英语阅读一定要比中文阅读更让我们感到疲惫,听同样内容的英语演讲也更加费神,这归根结底还是习惯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习惯分为三大类:好习惯、坏习惯和中性的习惯。习惯的好坏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所谓好习惯,就是有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习惯,而坏习惯则对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负面的影响。目标的变化可能使原来的好习惯变成坏习惯,也可以使坏习惯转变为好习惯。站在组织的角度来看,员工的好习惯就是那些对实现组织目标起促进作用的习惯,而坏习惯就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相违背的习惯。

    习惯的可变性使得习惯管理成为了可能。所谓习惯管理,就是寻找组织中员工普遍具有的、对组织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习惯,并对它们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对员工习惯有效的管理将事半功倍地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更快地实现组织目标。因此,习惯管理成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

    二.主要习惯好、坏的分析

    1.准时

    准时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可以使个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准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是否在定好的那一刻到达,准时更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准时的人往往很懂得怎么规划自己的生活,他们会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与此同时,准时的人也更值得信赖。

    对组织而言,员工拥有准时的好习惯可以大大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组织中各个环节可以有条不紊地运作和衔接。组织中的管理者要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养成准时的好习惯。首先要根据每件任务的情况和紧急程度制定出完成该任务的时间期限。其次,管理者自身要严格按照制定出的时间期限来行事,自己的工作一定准时完成,给员工树立准时榜样的同时也给员工制造一定的紧迫感。管理者及时与员工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另外,管理者可以根据组织条件给员工安排一些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通过这种方法把准时的概念播种到组织中每个员工的心里,让准时成为整个组织共同拥有的好习惯。

    2.守信

    诚信与否一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市场经济对人的诚信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实,诚信或者遵守诺言都是一个习惯问题。一个遵守诺言的人往往认为守信是理所当然的,他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会出于习惯遵守自己的诺言。这样的人会使与他交往的人产生值得尊重、可以信赖的感觉。

    一个员工是否具有守信的好习惯是可以不经意地从小事中体现出来。作为管理者应该善于从小事的处理中观察出员工对诺言的态度和遵守程度。另外,员工的守信与组织的诚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组织中的员工都拥有这种诚实守信的好习惯,那么这种好习惯就会成为整个组织的财富,使组织变成一个诚信为本的团队。同样,如果组织把诚信看作是发展的前提,积极倡导一种诚信经营的理念,那么组织中的员工也会受到影响,把诚信看作一种自己理应坚持的品德,成为一个守信的人。

    3.拖延

    延长时间,不及时办理事情的结果往往是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那些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有拖延习惯的人常常陷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难以摆脱。

    同样是拖延的表象,却可能是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在拖延者中,有不少人是做事勤勤恳恳的员工,他们之所以拖延,是因为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应该说,这类员工本身并不是有意拖延,只是由于缺乏条理性。对于这样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工作方法上的培训可以使他摆脱拖延的习惯,更有效率地做事。把“要事第一”培养成员工的一种工作习惯就能杜绝这种原因造成的拖延。

    拖延有很多伪装的外表,但背后往往会有一种相同的情绪:恐惧。恐惧导致拖延,而拖延则会导致更深的恐惧。这种原因的拖延来源于对自身能力的质疑,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当组织中发现这样的员工,管理者要做的是重塑他的自信。同时,管理者应该改变“一切以结果为准”的评判标准,使员工摆脱不自信的恐惧。人最容易拖延那些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出结果的事情,员工的一些拖延行为也是由于事情的结果难以立即显现而造成的。


更多北大研修班资讯:http://www.ceopx.cn/zcyxb/beijing/

企业培训网编辑】
相关关键词搜索: Array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