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培训资源库 > 管理文库 > 人力资源 >

北京大学后EMBA高端班【官网培训课程】
名称:北京大学后EMBA高...
学费:798000
时间:2020年12月20日

清华大学医药产业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官网课程】
名称:清华大学医药产业...
学费:38000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之评估员工的满意度——公平理论
发布时间:2018-01-02 12:30:45  信息来源:百度整理
  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行为学教授史坦斯·亚当斯提出了“公平理论”。这个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的影响,即将个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值的报酬与他人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的比较。在这里企业培训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比较中自己的付出与报酬的比例和他人相等,自己现在的付出与报酬的比例同过去的付出与报酬的比例相等或略高时就感到心安理得,从而激发出正常的行为动机,心情舒畅、情绪高昂的工作。反之,就会产生不公平感,满腔怨气,激起反常的行为动机。由此可见,员工要通过比较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1975 年,瑟保特和沃尔克研究了法律程序中的公平问题,提出了程序公平(即诉讼过程的控制和诉讼结果的决策控制) ,认为只要人们有过程控制(即参与诉讼过程) 的权利,不管最终判决结果(即决策) 是否对自己有利,人们的结果公平感都会显著增加。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对程序公平的研究。1980 年,莱文瑟尔等把程序公平的观点又应用到组织情境中。他们提出了程序公平的六条标准:一致性规则,即分配程序对不同的人员或在不同的时间应保持一致性;避免偏见规则,即在分配过程中应该摒弃个人的私利和偏见;准确性规则,即决策应该依据正确的信息;可修正规则,即决策应有可修正的机会;代表性规则,即分配程序能代表和反映所有相关人员的利益;道德与伦理规则,即分配程序必须符合一般能够接受的道德与伦理标准。

  “公”是一种精神的心理需求,只要是公开、公正、公道,即使是有些不平,人们也能接受。员工有了知情权,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心理也会平衡的。“公”是管理者政治素质的体现,“平”则是一种物质的心理需求,我的报酬是物质的,我的,你能给我解释清楚为什么我的付出与你给我的报酬不相适应,我的心理就平衡,积极性就不会挫伤。“平”是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的体现,有时候也需要在一些管理培训课程中学习。在现实工作中,“公”的可操作性要比“平”的可操作性更容易些。
 


文章相关课程:
查看简章:北京大学首席人力资源官(CHO)研修班
电话咨询:13911249815 李老师


本信息由最具权威性的培训网-中国企业培训网(http://www.ceopx.cn) 小编整理编辑发布,本站部分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侵权请告知,电话:010-62761189 ,我们将及时处理删除信息,同时,欢迎您加入企业培训网微信公众平台:www-ceopx-cn,移动互联时代可以更快更方便的了解您想要的新闻资讯!

相关关键词搜索: Array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