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周又和:帮本科生迈好关键一步

发布时间:2011-12-09 14:06:34  信息来源::企业培训网   作者:1

    帮本科生迈好关键一步

    ——记高校教学名师、兰州大学教授周又和

    “什么叫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到底是2篇3篇,还是4篇5篇?”在日前举行的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会议上,一位导师评价自己的博士毕业生时说。听到学生这种学术研究不严谨的情况,主持会议的院长周又和就研究生应有的学术道德、学术态度等问题,发表了一通火药味十足的讲话。

    既温文尔雅又执著、严谨,这是熟悉周又和的师生们的共同印象。

    带领学生走好第一步

    26年前,从华中工学院本科毕业做助教时起,周又和就走上了本科教育的讲台;26年后的今天,身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兰州大学固体力学博士点与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负责人、教育部“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周又和,仍然活跃在本科教学的第一线。

    周又和常说:“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一环。高校教师要把为本科生带课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尤其是有多年科研和教学经验,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教师,更应该深入到本科教学的第一线。不仅为他们指出人生的方向,而且为他们确立专业的坐标,带领学生走好第一步。”截至目前,周又和已累计为本科生开设了10门基础性课程,每年要为本科生讲授150个学时的课程。

    安永辉是土木工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毕业后被保送到大连理工大学,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的门下攻读硕士研究生。然而,安永辉原来所学的专业竟是国际政治。而使安永辉进入土木工程领域得以迈开关键一步的则是周又和。

    2004年春天,已经学习了半年政治学专业的安永辉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于是,他壮着胆子敲开了时任兰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力学系主任周又和的办公室的门。

    周又和并没有一口回绝安永辉的请求,而是问了安永辉一些数学、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安永辉的回答并不理想。于是,周又和让他一周后再来。一周后,周又和发现安永辉的数学、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虽然还达不到专业学生的水平,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我决心要这个对土木工程专业充满激情的学生。”就这样,安永辉成为周又和的无数学生中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从文科专业转过来的学生。3年后,安永辉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周又和带领安永辉这个原本“非嫡系”的学生走好了人生和发展的第一步。

    带着激情脚踏实地搞科研

    “对待科研执著、严谨,对待教学认真负责。”这是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赵社文对周又和的评价。

    上世纪80年代末,断裂力学是力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当时,正在兰州大学力学系读博士的周又和,没有因为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大都选择研究断裂力学而随大流,而是选择了比较冷门的电磁固体力学作为主攻方向。

    当时的科研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现代化的研究工具。可周又和却毫不分心,每天沉浸在兰大旧文科楼简陋的实验室里,终日计算着、思考着,用那台老式打字机“咔嗒咔嗒”地书写他的研究论文。

    对电磁固体力学连续十几年的执著研究,证明了周又和的学术眼光。近年来,他在国内率先开拓了电磁固体力学这一与高新技术密切关联的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

    谈起这些,有的人总觉得周又和有什么“诀窍”。周又和说,如果说有什么“诀窍”,那就是“搞科研,要有激情,有了激情,才有驱动力。同时,要从国家的需要出发,从最基本的事情做起,长期执著追求,踏踏实实投入”。

    周又和的“诀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同事和学生。一次,周又和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索精神,特意给一名本科生布置了一个“聚变工程设计”的作业。这名学生认为自己只是个本科生,抱怨题目太难而做不下去。一个学期过去了,没有结果;暑假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十一长假,周又和连续开了3个晚上的夜车,帮这名学生把设计过程和计算结果完完整整地做了出来。周又和用自己的行动,让这名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投入”。

    把教育理念延伸到团队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周又和有很多科研项目,科研任务十分繁重。在教学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科研就很可能受到影响。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周又和有一个重要理念: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不能只注重科研而渐渐远离本科教学第一线。

    “本科教育抓不好,必然会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上不去,不仅会制约研究型大学的创建,而且这些研究生留校后会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教育质量。这样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是周又和对本科生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作为力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周又和从不满足于自己“单干”,而是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精神延伸到整个团队。

    2005年担任新成立的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后,周又和竭尽全力为建设一支一流师资团队而努力。

    周又和千方百计地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亲自主持制定了青年教师一帮一教学提高计划,对近5年参加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全部落实了一帮一的教学指导。对2007年毕业留校的年轻教师周俊,周又和通过随堂听课、批改作业和讲授部分习题等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周又和在2004年和2006年两次拿出自己的资金,设立了优秀教学奖,奖励在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教师。

    周又和的努力卓有成效:1999年以来,他具体指导的8名青年教师,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周又和对成立不久的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本报记者 牛喜林 通讯员 韩业庭

关键词相关搜索 关键本科生 周又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