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培训资讯 | 总裁研修班 | 企业内训课 | 短期公开课 | 硕博学位班 | 讲师大联盟 | 直播课堂 | 峰会论坛 | 培训资源 | 培训机构 | 商领俱乐部 | 培训论坛
精品课程

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影视文化中的“怀旧热”是文化现象还是经济现象

发布时间:2020-02-05 14:56:52  信息来源:小编互联网整理   作者:总裁培训小编

  “怀旧”从词源本意来看是渴望回家的痛苦,泛指背井离乡的士兵的精神及心理状态。然而到了近代社会,怀旧一词早已偏离了原有意义范畴,偏向于社会文化趋势和个体意识。尤其到了今天“怀旧”已经超越了个体私人情感,不再局限于某人对某一时刻有关人或物的怀念,而是进入了公共空间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情绪。换言之,怀旧已经从社会个体心理现象上升为大众群体文化现象。

  新世纪以来怀旧文化不断渗透进影视作品中,成为中国影视剧极为重要的一种文化景观。而这种怀旧文化很快被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捕捉,并被艺术化处理形成新的影视审美形态,且在广泛传播过程中成为大众审美情结。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影视文化中的“怀旧热”是影视产业在嗅到观众市场信息后的经济活动,是影视市场竞争下的自主行为。而这种“怀旧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 首先是以过去历史人物或标志性事件为原型进行影视剧编写,如最新上映的《攀登者》,或在描写具有划时代意义背景下的个人的情感命运变化,如革命正剧《大江大河》《正阳门下小女人》。

  ◆ 其次是对经典影视剧的翻拍重温,如《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初恋这件小事》等剧的翻拍或者电影的重新上映,如《大话西游》。

  ◆ 最后主要是针对综艺节目,即在节目中植入影视剧中的经典桥段、人物及造型,进行再改编,从而激发起观众共鸣,如《王牌对王牌》中朱茵再扮“紫霞仙子”,上演大话西游后传。

  影视产业的经济属性

  自1985年电影体制座谈会召开后,中国电影由完全的国家所有制开始向市场化迈进,标志着影视作品的商业属性逐渐占据主体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影视作品开始以商品的形式在全社会流通,并且艺术性越强,其商品价值就越高。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需要以文化乡愁的方式,不断的回望包含艰辛的革命历史,强调牺牲与奉献。如果说八九十年主旋律电影的催生是国家话语的主动调整,那么可以将新世纪以来的革命怀旧影视剧看作是市场对“主旋律”的重新整合,这些作品借助怀旧在国家意识形态和观众趣味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赢利与迎情:记忆下的价值双赢

  怀旧是缅怀过去,是对过去一切美好时光或事物的怀念,就是寻找心灵归宿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怀念是人之常情,是个人想象的浪漫纠葛,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作品则成为集体怀旧心理的宣泄出口,承载大众怀旧情感的载体,且由于当下独特的文化环境而赋予影视剧新的怀旧内涵。面对如此快速发展的当下社会,人们记忆的存留赶不上时代的变迁,只能将回忆寄存于影视剧作品中,重温过去。

  对过去的重现或对经典的回顾,其实就是将私人空间对过往的回忆转化为公共情感空间对集体记忆的缅怀和反思。通过熟悉的日常符号,链接观众现在与过去的记忆,形成怀旧的初级层面。因此电影中怀旧主题的呈现通常通过具象的事物来凝聚起人们的抽象记忆,就是当下大众怀旧心理的集中体现,在另一层面上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回收。

  规避风险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广电总局也举办了新时代现实主义影视剧创作研讨会,会上表明,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跟随时代精神,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因此,在这一大的政治环境下,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以及市场红利的倾向,大量“献礼剧”“悬浮剧”“现实主义影视剧”出现。不少影视从业人员笑称“如今的影视产业一直都带着枷锁在跳舞”。当下,当合国家给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放出了政策扶持的信号灯,因此枷锁也成了编导人员可利用的武器,也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政策风险,为其经济效益的回收保驾护航。

  总 结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领导人在论述文艺创作时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

  因此,在影视剧创作中,如果其“情怀”一味停留于对过去时光的“怀旧”,那么客观上就会把创作“关在象牙塔里”,就“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其作品就可能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影视作品要创作出具有高峰意义的精品力作,就必须真正拥有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创作能力和情怀。但是也不是一味的强调,影视剧中的怀旧现象就是投机取巧的不良行为。


  培训课程:北京电影学院影视金融班【官方推荐】

  联系人:李老师 13911249815

在线客服系统
在线客服系统